AI 詐騙案例有邊啲?一次過睇清 AI 詐騙嘅手法同防範方法
近年來,人工智能(AI)技術發展迅速,帶嚟好多便利同創新,但同時亦被不法分子利用,成為詐騙嘅新工具。AI 詐騙嘅手法層出不窮,令人防不勝防。呢篇文章會同大家分享一啲常見嘅 AI 詐騙案例,以及如何防範呢啲高科技犯罪。
1. AI 語音詐騙:假冒親友求救
案例分享:
早前香港有位陳先生收到一個陌生電話,對方用佢「兒子」嘅聲音求救,話自己喺外地遇到意外,急需一筆錢救急。陳先生起初以為真係自己個仔,於是立即匯款。後來先發現原來係詐騙,對方利用 AI 技術模擬佢兒子嘅聲音,成功騙取咗幾萬蚊。
詐騙手法:
- 詐騙分子會先收集目標人物嘅聲音樣本(例如社交媒體上嘅影片或錄音)。
- 利用 AI 語音合成技術,模仿親友嘅聲音。
- 製造緊急情況(例如車禍、被捕等),要求受害人立即匯款。
防範方法:
- 接到類似電話時,保持冷靜,唔好急住匯款。
- 聯絡其他家庭成員核實情況。
- 如果懷疑係詐騙,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只有你哋知道嘅私人資訊。
2. AI 換臉詐騙:假冒高層騙取公司資金
案例分享:
外國有間公司嘅財務人員收到一封「CEO」發來嘅電郵,要求佢立即匯款到一個指定帳戶。為咗增加可信度,詐騙分子仲安排咗一場視像會議,會議中「CEO」嘅樣貌同聲音都同真人一模一樣。結果,公司被騙走咗幾百萬美金。
詐騙手法:
- 詐騙分子利用 AI 換臉技術(例如 Deepfake),將自己嘅樣貌變成目標人物。
- 配合語音合成技術,製造出真假難辨嘅視像會議。
- 通常針對企業財務人員,利用佢哋對高層嘅信任進行詐騙。
防範方法:
- 企業應該建立嚴格嘅財務審批制度,避免單一人員處理大額交易。
- 視像會議中要求對方做出指定動作(例如舉手、眨眼),以確認對方係真人。
- 對於突然嘅匯款要求,務必再三核實。
3. AI 生成假訊息:操縱輿論同股市
案例分享:
近年有唔少假新聞利用 AI 生成技術,製造出似模似樣嘅報道同圖片。例如,有詐騙分子散播虛假消息,話某間大公司即將被收購,導致股價短時間內急升,佢哋就趁機高價沽出股票獲利。
詐騙手法:
- 利用 AI 生成技術,製造假新聞、假圖片甚至假影片。
- 透過社交媒體同即時通訊軟件廣泛散播,製造恐慌或炒作。
- 通常針對股市、加密貨幣等容易受消息影響嘅市場。
防範方法:
- 對於網上流傳嘅消息,務必查證來源是否可信。
- 唔好輕易相信未經證實嘅「獨家消息」或「內幕情報」。
- 投資時應該以長期價值為主,避免被短期消息影響判斷。
4. AI 聊天機械人:假冒客服騙取個人資料
案例分享:
有市民收到自稱係銀行客服嘅 WhatsApp 訊息,話佢嘅帳戶出現異常,需要立即更新個人資料。對方嘅回覆速度同語氣都非常專業,令人以為真係同真人對話。結果,受害人提供咗銀行帳戶同密碼後,帳戶內嘅存款就被轉走。
詐騙手法:
- 詐騙分子利用 AI 聊天機械人,模擬真人客服嘅對話方式。
- 通常會製造緊急情況(例如帳戶被盜用),要求受害人提供敏感資料。
- 針對性強,能夠根據受害人嘅回覆調整對話內容。
防範方法:
- 對於自稱係客服嘅訊息,應該直接聯絡官方渠道核實。
- 唔好輕易提供個人資料,尤其係銀行帳戶同密碼。
- 留意訊息中嘅錯別字或文法錯誤,呢啲可能係詐騙嘅跡象。
5. AI 生成假身份:假冒名人騙取捐款
案例分享:
有詐騙分子利用 AI 技術生成假嘅名人社交媒體帳戶,例如假冒某位知名藝人,聲稱自己喺籌款幫助弱勢社群。好多粉絲信以為真,紛紛捐款,結果發現原來係一場騙局。
詐騙手法:
- 利用 AI 生成技術,製造假嘅名人圖片、影片甚至社交媒體帖文。
- 通常會利用名人效應,吸引大量關注同捐款。
- 針對粉絲嘅信任同熱情進行詐騙。
防範方法:
- 對於名人發起嘅慈善活動,應該查證是否真有其事。
- 捐款前應該確認收款方嘅身份同背景。
- 唔好輕易相信社交媒體上嘅未經證實嘅資訊。
總結:點樣防範 AI 詐騙?
AI 詐騙雖然高科技,但只要大家保持警惕,仍然可以有效防範。以下係一啲實用嘅防範建議:
- 提高警覺 :對於任何突如其來嘅要求(例如匯款、提供個人資料等),務必再三核實。
- 查證來源 :對於網上流傳嘅消息,應該查證來源是否可信。
- 保護個人資料 :避免喺社交媒體上公開過多個人資訊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- 教育身邊人 :尤其係長者同小朋友,佢哋往往係詐騙嘅主要目標。
- 使用可靠工具 :例如安裝防詐騙軟件,或者啟用雙重認證等安全措施。
AI 技術雖然帶嚟好多便利,但同時亦為詐騙分子提供咗新嘅工具。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警惕,保護自己同身邊人免受 AI 詐騙嘅侵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