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雀計番規則係點?一篇文章教你搞掂!
麻雀係香港人最鍾意嘅娛樂活動之一,無論係過年過節定係平日放工,大家都鍾意約埋三五知己打番幾圈。不過,麻雀唔單止係娛樂,仲係一門技術同策略嘅遊戲,尤其係計番呢一部分,好多人都覺得好複雜,成日搞唔清楚點樣計。今日就等我同你詳細講解麻雀計番嘅規則,等你可以輕鬆掌握,打麻雀更加得心應手!
咩係麻雀計番?
首先,我哋要搞清楚咩係「番」。麻雀計番就係根據你嘅牌型、食糊方式、花牌等因素,計算出你贏咗幾多番,然後再根據番數去決定輸贏嘅金額。番數越高,贏嘅錢就越多,所以計番係麻雀入面非常重要嘅一環。
基本計番原則
麻雀計番有啲基本原則,大家都需要記住:
-
基本糊 :一般嚟講,最基礎嘅糊係「平糊」,通常計 1 番。如果你食糊嘅方式比較特殊,例如「自摸」、「門清」等等,就可以再加番。
-
特殊牌型 :如果你嘅牌型比較特別,例如「清一色」、「混一色」、「七對」等等,都會有額外加番。
-
花牌 :花牌係麻雀入面嘅一種特殊牌,通常有「春夏秋冬」、「梅蘭菊竹」等等。每有一隻花牌,就可以加 1 番。
-
其他因素 :仲有啲其他因素會影響番數,例如「槓上開花」、「海底撈月」等等,呢啲都會有額外加番。
詳細計番規則
1. 平糊(1 番)
平糊係最基本嘅糊,只要你食糊嘅方式係普通嘅「食糊」,就可以計 1 番。例如你食咗一個普通嘅順子或者刻子,咁就係平糊。
2. 自摸(1 番)
如果你係靠自己摸牌食糊,咁就叫做「自摸」,可以加 1 番。自摸通常比食糊更有成就感,所以大家都鍾意自摸。
3. 門清(1 番)
「門清」即係你全程冇碰過牌,亦冇上過牌,全程都係靠自己摸牌。如果你係門清食糊,可以加 1 番。
4. 清一色(3 番)
「清一色」即係你嘅牌全部都係同一種花色,例如全部係筒子、索子或者萬子。清一色通常計 3 番,因為比較難做到。
5. 混一色(2 番)
「混一色」即係你嘅牌大部分係同一種花色,但係有少部分係其他花色,例如大部分係筒子,但有幾隻係風牌或者箭牌。混一色通常計 2 番。
6. 七對(2 番)
「七對」即係你嘅牌全部係對子,總共有七對。七對通常計 2 番,因為比較難做到。
7. 花牌(1 番/隻)
每有一隻花牌,就可以加 1 番。例如你有兩隻花牌,咁就可以加 2 番。
8. 槓上開花(1 番)
如果你係槓牌之後食糊,咁就叫做「槓上開花」,可以加 1 番。
9. 海底撈月(1 番)
「海底撈月」即係你係最後一隻牌食糊,可以加 1 番。
10. 天糊、地糊(13 番)
「天糊」即係莊家一開始就食糊,「地糊」即係閒家一開始就食糊。天糊同地糊通常計 13 番,因為非常難得。
計番例子
為咗等大家更加清楚,我哋可以睇一個計番嘅例子:
假設你食咗一個清一色嘅自摸糊,而且你全程冇碰過牌(門清),另外你有兩隻花牌。咁你嘅番數就係:
- 清一色:3 番
- 自摸:1 番
- 門清:1 番
- 花牌:2 番
總共係 7 番。
計番注意事項
-
番數上限 :一般嚟講,麻雀嘅番數係有上限嘅,通常係 13 番。就算你嘅牌型再好,最多都只可以計 13 番。
-
約定俗成 :每個地方嘅麻雀規則可能會有一啲唔同,所以打麻雀之前,最好同朋友講清楚計番嘅規則,避免爭執。
-
計番工具 :如果你覺得計番好複雜,可以搵一啲麻雀計番工具或者手機 App 幫手,咁就可以輕鬆計番。
總結
麻雀計番雖然有啲複雜,但只要你記住基本嘅計番原則,再慢慢熟習,就可以輕鬆掌握。計番唔單止可以幫你贏多啲錢,仲可以增加打麻雀嘅樂趣。希望呢篇文章可以幫到你,等你可以更加享受打麻雀嘅樂趣!
下次打麻雀嘅時候,不妨試下用呢啲計番規則,睇下自己可以贏幾多番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