🀄 麻雀新手入門完全指南:由零開始學識打牌!
作為中國傳統國粹,麻雀喺香港幾乎係家家戶戶都識玩嘅社交活動。但對於新手嚟講,面對136隻牌同複雜嘅規則難免會一頭霧水。唔使驚!等我由最基本嘅麻雀知識開始,手把手教你點樣由零開始成為麻雀高手!
🎴 第一章:麻雀基本認識
1.1 麻雀牌組成
一副標準麻雀有 136隻牌 ,分為以下幾類:
-
萬子牌(1-9萬)
:每款4隻,共36隻
(例:🀇🀈🀉🀊🀋🀌🀍🀎🀏) -
筒子牌(1-9筒)
:每款4隻,共36隻
(例:🀙🀚🀛🀜🀝🀞🀟🀠🀡) -
索子牌(1-9索)
:每款4隻,共36隻
(例:🀐🀑🀒🀓🀔🀕🀖🀗🀘) - 字牌 :共28隻
- 風牌:東南西北(各4隻)🀀🀁🀂🀃
- 三元牌:中發白(各4隻)🀄🀅🀆
💡 香港常用麻雀 :多數用「廣東麻雀」規則,部分會加入花牌(春夏秋冬梅蘭菊竹),但初學者可先忽略
1.2 基本工具
- 麻雀枱(通常有自動洗牌功能)
- 骰仔(兩粒,決定開牌位置)
- 籌碼(計分用)
- 定位骰(決定東南西北位)
👨👩👧👦 第二章:開枱前準備
2.1 執位(搵風位)
- 四人各自抽一張風牌(東南西北)
- 抽到「東」嘅人坐「莊家位」
- 其他人按順時針排位:南、西、北
2.2 疊牌與開牌
- 四人合力將牌背面向上疊成 兩層17墩 (共34幢)
- 莊家擲骰決定「開門位」(例如擲到5點,從莊家右邊數第5墩開始拿牌)
- 每人輪流每次拿 2墩(4隻牌) ,共拿3次(12隻)
- 莊家最後多拿1隻(共13隻),其他人12隻
✋ 記住 :拿牌順序永遠係 逆時針 ,但打牌順序係 順時針 !
🎮 第三章:基本遊戲流程
3.1 摸牌與打牌
- 莊家先打出一隻牌(通常先打冇用嘅字牌)
- 下家(右手邊)摸一隻牌,再打出一隻
- 如此類推,直到有人食糊
3.2 重要概念
| 術語 | 意思 | 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碰 | 手上有兩隻相同牌,別人打出第三隻時可叫「碰」 | | 上 | 手上有兩隻連續數字牌(如3萬+4萬),有人打5萬時可「上」組成順子 | | 槓 | 已有三隻相同牌,再摸到第四隻(或別人打出)可開槓 | | 食糊 | 集齊4組順子/刻子 + 1對眼(共14隻牌) |
3.3 簡單牌型例子
-
平糊
:🀇🀈🀉 🀙🀚🀛 🀐🀑🀒 🀀🀀🀀 🀆🀆
(三組順子 + 一組刻子 + 一對眼) -
對對糊
:🀇🀇🀇 🀊🀊🀊 🀝🀝🀝 🀗🀗🀗 🀁🀁
(四組刻子 + 一對眼)
🧠 第四章:新手必學策略
4.1 留牌優先次序
- 先留成對牌 (容易做眼)
- 保留中間數字 (4-6筒/萬/索,容易組成順子)
- 早期先打字牌 (除非想做混一色)
- 觀察對手棄牌 (如果多人打筒子,你也可跟打)
4.2 常見錯誤
- ❌ 死守「清一色」(新手難做成功)
- ❌ 過早打生張(容易被上/碰)
- ❌ 忽略防守(見人叫糊就扣危險牌)
4.3 計分入門
香港麻雀最常見係「 清章 」計法: - 雞糊:1番 - 平糊:2番 - 對對糊:3番 - 混一色:4番 - 清一色:6番 - 十三幺:8番(極罕見!)
💰 賭注範例 :如果約定1番=$10,有人食清一色(6番),三家每人要比$60
🤔 第五章:常見問題解答
Q1:點解我成日「相公」?
A :「相公」即係唔夠或多過13隻牌。常見原因: - 摸牌後忘記打牌 - 上/碰後冇打牌 - 槓牌後冇補牌
Q2:點分「食糊」同「詐糊」?
- 真正食糊 :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- 14隻牌(包括剛摸/別人打出嘅牌)
- 組成4組3隻 + 1對眼
- 符合約定嘅番數要求
- 詐糊 :不符合上述條件就要罰分!
Q3:新手應該玩咩牌型?
建議從簡單牌型開始: 1. 雞糊 (任何組合,最易) 2. 平糊 (全部順子,冇刻子) 3. 混一色 (筒索萬+字牌組合)
🏆 第六章:進階技巧預告
當你掌握基本玩法後,可以學習: - 防守策略(扣牌技巧) - 記牌方法(推算剩餘牌) - 做牌時機判斷 - 花牌與槓上開花技巧
📌 總結
學麻雀最緊要係 多練習 !建議: 1. 先同朋友玩「教學局」(不計分) 2. 用手機App(如雀魂)練習 3. 睇YouTube牌局解說(推薦「麻將TV」) 4. 記住:「牌品好自然人品好」😉
最緊要享受過程 ,初期輸錢好正常!慢慢你就會領略到麻雀嘅無窮變化同樂趣!仲有咩問題歡迎留言討論~ 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