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十歲人唔好咁多幻想:點樣設定實際人生目標?
一、點解我哋成日發埋啲唔切實際嘅白日夢?
「四十歲前財務自由環遊世界」、「三年內做上市公司CEO」、「五十歲退休住半山豪宅」⋯⋯喂,大佬,醒吓啦!你估拍戲咩?我哋成日俾社會同社交媒體荼毒,睇見人哋嘅「成功故事」就以為自己都得,完全忽略咗背後嘅運氣同資源差異。正如我阿媽話齋:「發夢冇咁早,起身做嘢啦!」
現實係咩?根據香港統計處數據,2023年香港打工仔月入中位數都係$20,000左右,但睇IG個個都好似住緊貝沙灣咁。心理學家Dr. Thomas Gilovich研究發現,我哋對「可能性」嘅判斷平均高估咗300%!即係話你覺得有30%機會達成嘅事,實際可能得10%唔夠。
二、點解年紀大咗就要實際啲?
1. 時間成本唔同晒
後生嗰陣,你可以話「輸得起,大不了由頭嚟過」。但當你四十幾五十歲,供緊樓、養緊仔女、父母開始要人照顧,一個錯誤決定隨時拖垮全家。唔係叫你唔好搏,而係要計清楚條數。
2. 身體機能開始下跌
後生通頂幾日都冇問題,而家熬夜一晚要成個禮拜先復原。想轉行?學新技能?冇問題,但要預多啲時間同更循序漸進。
3. 社會期待唔同咗
三十幾歲人仲話「我想做歌手」,同人講真係會俾人笑(除非你唱得似陳奕迅)。唔係話要放棄夢想,而係要搵更務實嘅方式實現,例如周末去酒廊駐唱先測試水溫。
三、點樣設定啲實際到爆嘅目標?(附具體例子)
第一步:認清自己嘅「底牌」
- 財務狀況 :計清楚你每月必要開支(供樓+水電+保險+伙食),剩低嘅先叫「可支配收入」
- 技能清單 :列出現有技能同市場價值(例如:識Photoshop但未到專業級)
- 人脈資源 :有冇行業內可以幫手嘅朋友?老同學而家做緊咩?
例子 : 陳師奶45歲,做咗20年文員,發現公司可能裁員。佢咁樣盤點自己: - 存款:$150,000 - 每月必要開支:$18,000 - 技能:中英文打字快、識基本Excel、煮餸好食 - 人脈:細妹開補習社、舊同事而家做保險
第二步:將大夢想斬件成細目標
與其話「我要發達」,不如:
- 短期(1年內):
- 考個實用證書(例如會計軟件證書)
- 每月儲多$3,000應急錢
-
每周約1個舊同事食晏了解行情
-
中期(3年):
- 轉型做會計文員(人工高20%)
- 發展副業(例如周末私房菜)
-
供完層樓(或換細單位減負擔)
-
長期(5-10年):
- 做到公司財務部主管
- 副業收入穩定到夠cover基本生活
- 仔女大學畢業自己經濟獨立
第三步:設定「防呆機制」
- 止蝕點 :例如學網店,預最多用$20,000試水溫,蝕晒就止步
- 逃生門 :轉行期間保持原有工作(如轉兼職)
- B計劃 :萬一失敗點善後(例如考保安牌做後備)
四、香港人務實目標案例庫
案例1:50歲被裁嘅中層管理
- 錯誤目標 :「三個月內搵返同級職位」
- 實際調整 :
- 接受薪酬可能打7折
- 考取Project Management專業認證
- 同時申請中小企管理職位(競爭較少)
案例2:40歲師奶想經濟獨立
- 錯誤目標 :「開網店月入十萬」
- 實際調整 :
- 先做代購試水溫(零成本)
- 用自己煮餸專長接家常菜訂單
- 同屋苑其他師奶合作做團購
案例3:60歲準備退休人士
- 錯誤目標 :「靠股票賺每月生活費」
- 實際調整 :
- 將積蓄分三份:年金計劃+藍籌股+定期存款
- 申請政府長者社區就業計劃(有限度工作)
- 出租一個房間補貼開支
五、資深職場人嘅真心建議
我訪問咗幾位香港50+歲嘅實戰派,佢哋嘅金石良言:
-
永隆銀行前區域經理阿Paul : 「後生升職靠搏,中年升職靠『替補位』。睇實公司邊啲難搞崗位冇人肯做,你接咗佢,通常兩三年內就有機會。」
-
轉型做保險成功嘅Winnie : 「唔好信『人有多大膽』嗰套。我最初當兼職做,等舊客夠support基本收入先轉全職。餓住肚追夢好易放棄。」
-
60歲創業開茶餐廳嘅堅叔 : 「後生睇『成功學』,而家信『止蝕學』。每單生意計死最壞情況,接受到先做。慢就慢啲,但瞓得着。」
六、心理防線:點樣接受自己嘅「普通」?
香港地個個都被洗腦要「成就非凡」,但統計話我哋99%都係普通人。點樣心理調適?
- 重新定義成功 :準時放工湊仔、供完層樓、身體健康都係成就
- 刪除toxic嘅社交媒體 :少睇啲「假人生」,多睇真實社區
- 建立同齡圈子 :搵班價值觀相近嘅朋友互相支持
記住:務實唔等於放棄,而係用更聰明嘅方式前進。正如我老細成日話:「發夢同計劃嘅分別,在於後者計到條數。」幾十歲人,係時候用經驗換取更穩陣嘅人生策略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