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廣東話解說】番數係咩意思?麻雀新手必學嘅基本概念
開場白:麻雀術語知多啲
各位雀友大家好!今日同大家講吓麻雀入面一個好重要但又成日令人混淆嘅概念—— 「番數」 。唔少初學麻雀嘅朋友都會問:「究竟番數係咩意思?」、「點樣計番數?」今次我就同大家詳細講解呢個麻雀勝負關鍵,等你可以由新手變老手!
「打牌唔識計番,等於考試唔識計分!」——麻雀老手常用語
一、番數基本概念
1.1 乜嘢係「番數」?
「番數」 (粵拼:faan1 sou3)簡單嚟講就係 衡量一手牌價值嘅單位 ,等於係你副牌有幾「勁」嘅指標。打麻雀最緊要就係識計番,因為直接影響到你贏幾多錢(或者輸幾多錢)!
舉個例: - 雞糊(即係最細嘅糊)通常係0番 - 平糊可能係1番 - 清一色就可能有6番以上 - 而天糊、地糊呢啲大牌隨時十幾廿番
1.2 點解要計番數?
點解打麻雀要搞到咁複雜計番數?主要原因有幾個:
- 公平性 :唔同難度嘅牌應該有唔同價值
- 刺激性 :做大牌可以有更高回報
- 策略性 :玩家要決定做細牌快糊定博大牌
有個比喻幾貼切:計番就好似考試嘅分數,默書合格可能得60分(雞糊),但係做咗份超難嘅project就可能拎100分(大牌)!
二、常見番種逐個數
講到呢度,大家應該開始明番數嘅概念。咁究竟有咩常見嘅番種呢?等我列舉一啲比大家參考:
2.1 基本番種
| 番種名稱 | 番數 | 簡單解釋 | |-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-| | 雞糊 | 0番 | 最細嘅糊牌,乜嘢特別組合都冇 | | 平糊 | 1番 | 全部順子,冇刻子,門前清 | | 碰碰糊 | 2番 | 全部係刻子(三張相同) | | 混一色 | 3番 | 只有萬/索/筒其中一種再加字牌 | | 清一色 | 6番 | 全部牌都係同一種花色(萬/索/筒) |
2.2 進階番種
| 番種名稱 | 番數 | 簡單解釋 | |-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-| | 小三元 | 4番 | 有齊中發白其中兩組刻子加一對眼 | | 大三元 | 8番 | 中發白三組刻子齊晒 | | 小四喜 | 8番 | 東南西北其中三組刻子加一對眼 | | 大四喜 | 16番 | 東南西北四組刻子齊晒 | | 十三么 | 13番 | 十三種么九牌各一張再加其中一隻做眼 |
2.3 特別番種
呢啲通常係難度高或者特殊情況先會出現:
- 天糊 (13番):莊家一開始就自摸
- 地糊 (13番):閒家喺莊家打第一隻牌後即刻食糊
- 人糊 (10番):特定情況下食糊
- 九子連環 (10番):同一花色嘅1至9順子加多一隻形成特別組合
溫馨提示:番數計法可能因地區或牌例有少少出入,打牌前最好同朋友確認清楚!
三、點樣計番數?
計番數其實有套系統方法,等我step by step教你:
3.1 計番基本步驟
- 確認基本糊型 :先睇吓係平糊、碰碰糊定七對子等基本型
- 檢查特別組合 :有冇清一色、混一色、對對碰等
- 計算附加番數 :門前清、自摸、花牌等加分
- 累計總番數 :將所有符合條件嘅番數加埋
3.2 實際例子
假設你組成以下牌型: - 三組萬子順子(234萬、567萬、789萬) - 一組東風刻子 - 一對紅中做眼 - 門前清(冇碰過牌) - 自摸食糊
計法: 1. 基本糊型:平糊(1番) 2. 特別組合:混一色(3番) 3. 附加番數:門前清(1番)+ 自摸(1番)+ 紅中刻子(1番) 4. 總計:1 + 3 + 1 + 1 + 1 = 7番
3.3 計番小貼士
- 乘法原則 :某啲大牌嘅番數係乘而唔係加,例如清一色碰碰糊應該係清一色(6番)× 碰碰糊(2番)= 12番,而唔係6+2=8番
- 封頂制度 :有啲玩法會設番數上限(例如10番封頂),超過都當上限計
- 約定俗成 :最好開局前講明計法,避免爭拗
四、番數同金錢點掛鈎?
知道番數點計之後,梗係要知番數點樣轉化做真金白銀啦!
4.1 基本計算方法
通常有兩種計法:
- 固定底分 :例如每番$10,7番就$70
- 幾何級數 :例如底分$10,每番乘2,1番$20,2番$40,3番$80…咁計
4.2 實際例子
假設用固定底分$10/番:
- 雞糊(0番):通常都會設最低消費,例如$10
- 平糊(1番):$10
- 混一色(4番):$40
- 清一色(6番):$60
- 大四喜(16番):$160
4.3 包牌規則
特別值得一提嘅係「包牌」制度,即係如果有人做出極高番數嘅牌(例如大四喜),有時會由導致呢個情況嘅玩家(例如不停打出危險牌)負責全額賠償,呢個就叫做「包牌」。
五、新手常犯錯誤
學識計番之後,等我提提大家一啲常見錯誤:
5.1 混淆番種
- 以為「清一色」同「混一色」差唔多(其實差成3番!)
- 分唔清「對對糊」同「七對子」嘅分別
- 以為「門清」一定係「平糊」(其實可以係其他糊型)
5.2 計漏番數
- 唔記得計自摸(+1番)
- 漏計花牌(通常+1番/隻)
- 睇唔到自己有「全求人」等特別條件
5.3 戰略錯誤
- 一味博大牌忽略防守
- 唔識睇牌勢判斷做幾大牌
- 計錯番數導致叫錯糊(例如以為自己夠番其實唔夠)
六、進階技巧
對於已經掌握基本計番嘅朋友,可以考慮以下進階策略:
6.1 番數效率
- 計算每隻牌嘅「番數期望值」
- 比較快糊細牌 vs 做大牌嘅風險回報
- 根據對手風格調整戰略(對住鍾意博大牌嘅對手可以做快牌)
6.2 防守策略
- 評估危險牌嘅「可能番數損失」
- 決定棄糊防守定繼續進攻
- 特別小心高番牌型嘅危險牌(例如見到有人做清一色,就要諗清楚出唔出該花色)
6.3 心理戰術
- 利用番數製造假象(例如扮做大牌其實做細牌)
- 觀察對手表情估佢哋做緊咩番數嘅牌
- 控制節奏影響對手下決定
七、各地番數差異
最後要提提大家,唔同地方嘅麻雀規則可能有差異:
7.1 香港常見玩法
- 通常比較多「特別番種」(例如花糊、風牌等)
- 清一色通常6番
- 比較少「食糊限制」(例如日本麻雀有「一番縛」)
7.2 台灣玩法
- 多用「台」代替「番」
- 計法比較複雜,有「底台」同「加台」之分
- 大牌番數通常比香港低
7.3 日本麻雀
- 有「一番縛」(至少要有一番先可以食糊)
- 有獨特嘅「役」(等於番種)
- 計分方法完全唔同,用「符」同「翻」
溫馨提示:無論玩邊種規則,開局前一定要傾清楚計法,避免之後有爭執!
結語:熟能生巧
講咗咁多,相信大家而家對「番數」呢個概念有更深入嘅理解。麻雀係一種易學難精嘅遊戲,特別係番數計算需要時間熟習。建議新手可以:
- 先記熟基本番種
- 用麻雀app練習計番
- 同朋友打牌時互相提點
- 逐步學習進階策略
記住, 「牌品好自然牌運好」 ,希望大家享受打麻雀嘅樂趣之餘,亦都做個有品嘅雀友!下次打牌時,不妨試下運用今日學到嘅知識,計清楚每副牌嘅番數,等你可以贏得更精明!
有咩問題或者想知多啲邊個番種嘅詳細解釋,歡迎留言討論!祝各位雀運亨通,食多幾舖大牌!